郝言好语
从我开云体育们新疆走过的男篮教头们之三郝洪山
上图,作者与王非指导 王非 2005年1月_2007年5月 从严格意义上讲,王非指导在04-05赛季的一月份邱大宗下课后就已经来到新疆。因为种种原因,当时王非只是以顾问的名义上“辅佐”老教练吴忻水在指挥。直到后来他才正式接过了 kaiyun app 帅印。
据我所知,其实,新疆队对王非指导可谓是心仪已久。早在邱大宗之前,新疆就与王非指导有过接触,而且王非指导也有此考虑。只不过由于当时王非家里家外的手头上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时间处理,所以暂时未能脱身。说心里话,当年能请到王非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或者说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情。从当年调侃中国篮球教练的一个顺口溜中就可以看得出当时王非指导在篮坛的地位与分量。顺口溜道:“一等教练是王非,冷脸不笑别人追。二等教练李秋平,诸葛也得捧姚明。三等教练闵鹿蕾,围着巴特尔打来回。四等教练老叶鹏,全靠大饼卷大葱。五等教练李春江,不用短枪用长枪。六等教练张德雄,打打短工不受穷。七等教练邱大宗,四上四下耍轻松。八等教练陈道宏,两个员外一条龙。九等教练阿的江,临危受命站军桩。十等教练吴庆龙,无奈下课也轻松。”尽管这些也都只是些当时的调侃而已,但是亦是可以多少了解一些当年CBA篮球教练们的情况。
我一直以为,王非指导应该是是我们国内最职业的篮球教练之一。而且,在这一点上,不论是在他曾经教练生涯的巅峰、还是低谷,也无论是他当年在新疆队之时、还是现在离开新疆队之后,我的这种看法是始终没有改变过的。有的时候,我总以为我们当下是不是有些太过于现实或者是势利,那种“用时捧上天、弃时贬入地”的做法,甚至遍布了我们的各门各派和各行各业。
在我看来,自从王非走上篮球这条道路上后,无论是他当队员、还是当教练,他都一直是“两耳不闻窗事,一心只在篮球场”。或者说,他是一个只愿意钻研事物,而不愿意研究人物的人。而且,在对待专业上或者是在篮球场上,他都可以说是一个极其严肃认真和严格负责的人。按说,这其实应该是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最好本色与潜质。因为,无论是在哪一个专业领域里,只有专心致志才能研究问题;只有心无旁骛才能解决问题。如果是“每天琢磨世事,整日忙于人情”的只靠“心眼子”和“嘴皮子”,也是断然不可能在专业上取得什么的真正的成果和成绩的。
毋庸讳言,王非这个曾经中国篮球界上响当当的人物,在新疆带队的那两年里,与俱乐部方面的合作并不是十分愉快的。我个人认为,这其中可能还并不是因为双方合作的诚意上,而是双方合作的态度与方式上。
的确我曾经对此有过这样的思考,王非指导当年无论是在八一队、还是在国家队,都一直是在体制内的工作环境中的工作的。也就是说,那时在体制内,王非作为一个主教练的职责是相当明确的。他的任务就是需要负责球队的训练与比赛。至于球队其它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政委、领队和各个保障人员与部门具体负责的。而在俱乐部则不然。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关系已是与体制内的一切完全不同。你 KAIYUN SPORTS 必须小心翼翼地去处理那些“原本不是属于球场的事情”。即便是当年应该“惟命是从”的队员们,在俱乐部中你稍有不慎的对待亦会使自己陷入到被动之中。所以,由于双方各自的种种原因,在相互适应、调整与磨合的过程中,最终还是显得不够顺畅和顺利。
或许是因为是同为“球人”的原因,也因为同是军人的缘故(而且来自八一队的王非对我来说,还是北京来的‘总部首长’)。所以他在新疆那个时期,我们彼此还是保持着经常联系的。不过,我们无论见面、还是聚餐,也都心照不宣的“只谈天说地”,而“不聊事讲人”。当年无论是在表面上看,还是在坊间中传,王非都被说成是一个“清高”或“冷傲”的人。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看到或听到。我认识的王非却是一个真实、真诚和幽默的性情中人。只不过王非的幽默是一种冷幽默,是那种举重若轻的言说和不露神色的搞笑。而且,在我们大家说段子和讲笑话若讲到了妙处与极处之时,王非亦也是会和我们一起“开怀大笑”的。所不同的是他的“开怀大笑”与我们的手舞足蹈不一样,他更多只是一直“嘿嘿嘿”的笑声不断而已。
我对王非指导最敬重的,还是他对篮球的那份热爱和执着。他在球场上,对待训练和比赛的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记得当年王非在新疆执教期间,曾经在乌鲁木齐举办过两期“王非篮球训练营”。而这两期训练营又都是在我们当时的军区体工队举办的。那个时候,王非在新疆队的训练之余和休息之时,都会来我们体育馆亲自为孩子们上课。不仅如此,他在上课期间,依然是像在带新疆队一样的严格要求和认真负责。从一个脚步到一次运球、从一次投篮到一个防守,他都会亲自示范与耐心说明。
而且,在那个时期,他的训练营就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正规的教练团队和管理团队。无论在孩子们的训练上、还是在学习上,也包括日常管理。他们无一不是有章可循和有规可依的。
毋庸讳言,当时王非指导在乌鲁木齐办篮球训练营,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理解的,甚至在当时也有人对此有过不小的质疑。然而,王非并没有为此而有过任何的犹疑和动摇,而且是一直坚持了下来。并且,一直坚持到了北京,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也正是在他和他的团队的这种坚持下,才为我们中国篮球培养出来了丁彦雨航、培养出来了睢冉和许许多多的篮球人才。仅此,我们和我们的中国篮球可能就不应该、也不会忘记王非指导。
上图,当年王非指导在乌鲁木齐的篮球训练营(前二排右四为丁彦雨航) 2009_2010赛季新疆队荣获亚军 蒋兴权 2007年7月_2011年11月 我个人以为,自从我们2002-2003赛季打进甲A至今,新疆队的这一路走来似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
02-03赛季到05-06赛季的“站稳脚跟”;
第二阶段即,
07-08赛季到10-11赛季的“占领高地”;
第三阶段即,
11-12赛季到16-17赛季的“冲上顶峰”。
而这其中“站稳脚跟”和“占领高地”这两个最艰难、最关键的阶段,则都是与老帅蒋兴权的贡献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在新疆队“占领高地”这个重要的阶段中,则更完全是在蒋兴权指导的率领下,我们新疆篮球完成了自己历史性的转折、超越和蜕变。换言之,蒋兴权指导可以说不仅是我们新疆篮球开始强大的奠基人,而且还可以说是走向更强大的开拓者。
实事求是地讲,对于蒋指导的第二次返回新疆,可能许多人都是没有想到的,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然而,有的时候,在我们的CBA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当我们许许多多的人都没有想到的时候,新疆做到了,新疆俱乐部做到了,新疆俱乐部的侯伟做到了。
我一直以为,如果我们单纯的把蒋老爷子对新疆篮球的功劳,只是归功于那三次的带领我们新疆打进CBA总决赛和三次的全国亚军上面,似乎显得是过于肤浅和简单了一些。因为,真正篮球人的胸怀与格局,除了队伍CBA的成绩之外,更在于对于本土或中国篮球的未来发展上。而蒋指导对我们新疆篮球的真正贡献可能是一种“功在当下,益在将来”的大恩与大德。
记得几年前我在一篇《忘不了的蒋老爷子》的文章中曾经说到:“……,我一直以为,蒋指导对新疆篮球的贡献与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且这种重要性也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地显现岀来。这其中不仅是在于蒋指导这些年来率领新疆队,创造的那些一个接一个的辉煌与荣誉。更重要的可能更在于他对新疆篮球运动的推动、对新疆青少年篮球活动的影响和对新疆本土篮球人材的培养上。我们可能必须看到的是,如果没有蒋指导当年那样的担当、责任和胸怀,可能就不会有我们自己的龚大明、徐国翀、买吾兰、本拉提、以及现在的西热力江和可兰.白克。
我们可能听过太多的人、讲过太多诸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之类的豪言壮语。然而,真正能俯下身、静下心地为着中国篮球去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不知能有几人?我以为,与蒋指导相比,他们缺少的可能不一定是认识、水平和能力,而是蒋指导的那一种责任、担当、胸怀和纯粹。”
在蒋兴权指导离开的有一个赛季里,一天晚上,我忽然接到了蒋指导从沈阳家中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里给我交谈的唯一内容,依然是对新疆队的训练与比赛的牵挂和关心。尤其他特别提出了当下我们新疆队培养本土队员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尽管与蒋指导也是感同身受的我对此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作为一个新疆的篮球人,我依然是深深地为蒋指导对我们新疆的的那份真诚、热爱和关心所感动。
其实,我与蒋指导最初的接触和熟悉还是他在新疆执教之后。那时他带队在赛场比赛,我在电视台“客串”解说。尽管当年我是第一次登台亮相,也尽管自己知道深不得、又浅不得的“主场球”是很难解说的,但对此我倒是没有太多的顾虑。而让我唯一在意的还是老帅蒋兴权的看法与评价。
后来,在一次我们见面时蒋指导告诉我,他是很少看电视转播的,尤其是比赛解说。不过,蒋指导说他是会在重播时看我们解说的。因为,我们说的是真话、实话。而且,我们解说的时候不管是批评、还是赞扬,都是为自己球队真正的成长与进步为目的的。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蒋老爷子是很少没事到场面上去应酬的。因为,以他的性格是从不会委曲求全、更不会趋炎附势与逢场作戏的。
其实,我敬佩蒋指导的还不仅仅是他的带队水平和篮球地位,更是他这种做人的正气、底气和骨气。尤其那一个赛季里,在辽宁俱乐部老板对他们的球队横加指责后,蒋指导立即在一番义正词严后拂袖而去。后来即便是再有人前来解释与说和,但老爷子去意已决、爱谁是谁。说心里话,个中前因后果与是非曲直,我自己也并不了解。但是,仅就指老老爷子的这种血性、骨气和担当,放眼望去如今在我们周围还能有几人呢?!
毋庸讳言,可能在很长的一个阶段里曾经有人在谈到蒋指导的时候,都会提及他训练的严格、比赛的严厉以及管理的严苛。当然,也会提到那一次我们新疆队与冠军的擦肩而过。然而,我以为,当我们新疆队在经历了风雨兼程“谈笑凯歌还”的今天;在我们新疆队每个人都在各得其所的“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此时此刻,可能我们所有人才真正能体会到了蒋老爷子的目光长远、胸怀宽阔和劳苦功高。
直到现在,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在当年曾经被当作新疆队“救世主”的邓华德下课之时, 如果没有当时已是新疆队“顾问”的蒋老爷子面对那样的一个“危局”与“大坑”的挺身而出,恐怕我们新疆队损失的就不仅仅是那一个赛季了。而且,在那时那刻老爷子还能够挺身而出,表现出来的恐怕就不单单是担当与仗义了,而是一种胸怀、品格和热爱。
可能让我们所有人都特别特别感到欣慰的是,2017年4月10日晚。当我们在红山体育馆举办的新疆队CBA的冠军之夜球迷嘉年华的庆典上,看到了新疆俱乐部董事长侯伟先生,将象征着冠军荣誉的鲜花和棒球帽恭恭敬敬地敬献给了已是一头银发的蒋兴权指导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人人热泪盈眶。
其实,此时此刻,那一座冠军的奖杯与那一个冠军的头衔已都并不是十分的重要了。最最重要的,是我们新疆的篮球和最最尊敬的蒋老爷子、或者说蒋老爷子和我们的新疆篮球已经是永远地在一起了。
(未完待续)
上图,和蒋兴权指导及夫人在新疆队荣获2016_2017CBA赛季总冠军的庆功宴上
新疆十套精彩不断!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Great value for the price. Will definitely buy again.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客服态度很好,发货也很快,体验非常满意。 这个产品真的太棒了,用起来非常顺手,强烈推荐给大家!